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

您当前所在位置: 365体育投注,365体育备用网址: > 法定主动公开内容 > 管理公开 > 财政信息 > 财政审计

大余县2024年3月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分析

访问量:


一、3月份当月收支基本情况

3月份,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3225.5万元,同比减收1694万元,下降11.4%。其中:上划中央收入3907万元,同比下降28.5%;上划省级收入1059.1万元,同比下降33.5%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259.3万元,同比增长5.1%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主要项目完成情况是:增值税完成1944.2万元,下降44.2%;企业所得税完成497.6万元,增长1.2倍;个人所得税完成29.5万元,增长4倍;资源税完成186.7万元,下降12.2%;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191.1万元,下降51.6%;房产税完成27.6万元,下降44.6%;印花税完成3.2万元,下降89.3%;城镇土地使用税完成0.8万元, 下降99.1%;土地增值税完成17.7万元,下降84%;车船税完成73.9万元,下降22.9%;耕地占用税完成354.5万元,增长1459.8倍;契税完成118.2万元, 下降76.5%。

3月份,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6139万元,同比增支1501.7万元,增长10.3%。

二、13月份收支基本情况

13月份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47507.4万元,同比5048.2万元,下降9.6%。其中:上划中央收入13419.8万元,同比4164.2万元,下降23.7%;上划省级收入3327.3万元,同比1545.3万元,下降31.7%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0759.8万元,同比增收661.3万元,增长2.2%

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主要项目完成情况是:

税收收入完成13639万元,同比减收2645.4万元,下降16.2%。其中:增值税完成6716.3万元,下降29.1%;企业所得税完成1455.6万元,下降11.4%;个人所得税完成513.6万元,增长1.1倍;资源税完成701.3万元,下降1.8%;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702.1万元,下降38.1%;房产税完成574.3万元,增长1.1倍;印花税完成387.3万元,下降26.6%;城镇土地使用税完成564.3万元,增长26.1%;土地增值税完成222.5万元,下降36.9%;车船税完成302.1万元,下降6.6%;耕地占用税完成354.5万元,增长2257.2倍;契税完成1132.6万元,下降1%;环境保护税完成12.4万元,下降15.1%。

非税收入完成17120.8万元,同比增收3306.7万元,增长23.9%。其中:专项收入完成448.6万元,下降51.7%;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完成1151.2万元,下降5.3%;罚没收入完成1230.6万元,下降59.6%;国有资源(资产)有偿使用收入完成13470万元,增长57.1%;政府住房基金收入完成820.2万元,增长21.8倍;其他收入完成0.2万元,下降77.1%    

总收入分部门看:税务口收入完成30386.6万元,同比减收8354.9万元,下降21.6%;财政口完成17120.8万元,同比增收3306.7万元,增长23.9%。

1-3月份,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63589.9万元,同比减支1516.9万元,下降2.3%。主要支出项目为:

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550万元,同比增支297.1万元,增长4.1%,主要是拨付教育系统2023年工会经费153.4万元,浮江乡智慧城镇建设经费171万元。

国防支出17万元,同比减支51.1万元,下降75%。

公共安全支出3410.7万元,同比增支932.3万元,增长37.6%。

教育支出14110万元,同比增支645万元,增长4.8%。

科学技术支出4145.8万元,同比减支735.1万元,下降15.1%。

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894.1万元,同比增支202.8万元,增长29.3%,主要是拨付梅关和古驿道保护修缮工程款51.1万元,“智慧大余”互动云平台、打造数字电视试点县经费50万元。

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945.6万元,同比减支3434.2万元,下降25.7%,主要是去年同期拨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财政补助3202万元

卫生健康支出4671.4万元,同比增支381.5万元,增长8.9%。

节能环保支出3157.9万元,同比增支2591万元,增长4.6倍,主要是拨付赣市财建字[2022]62号大余县新安河水综合治理项目860万元,赣市财建字[2023]57号大余县荡坪河水综合治理项目300万元,拨付赣市财建字[2022]62号大余县新安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1000万元。

城乡社区支出3706.7万元,同比增支2493.7万元,增长2.1倍主要是拨付1-3月环卫一体化服务费630万元,大余县城区排水防涝设施建设项目工程款288万元

农林水支出5595万元,同比减支6404.1万元,下降53.4%,主要是去年同期拨付乡村振兴配套设施建设项目资金8000万元

交通运输支出1621.3万元,同比增支1029.1万元,增长1.7倍,主要是拨付赣财预指[2023]76号新城至县城沥青路面工程款399万元,赣财预指[2023]76号大余县部分县道升级改造项目378万元,遂大高速大余段110KV天梅线迁改工程电力设施迁改补偿款273.6万元。

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238.8万元,同比增支98.3万元,增长69.9%。

商业服务业等支出55.1万元,同比减支358.6万元,下降86.7%。

金融支出45万元,同比减支28.8万元,下降39%。

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911.5万元,同比增支357.8万元,增长64.6%,主要是拨付五个批次耕地占用税款115.8万元,拨付大余县遗留废弃矿山修复示范工程项目100万元。

住房保障支出2071.2万元,同比增支255.7万元,增长14.1%。

粮油物资储备支出22.5万元,同比减支124.7万元,下降84.7%。

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420.5万元,同比增支371.7万元,增长35.4%。

三、1-3月份政府性基金收支基本情况

1-3月份,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6613.2万元,同比减收20525.1万元,下降55.3%。其中: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14507.9万元,下降60.8%;彩票公益金收入105万元,增长1%;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0.3万元,下降92.4%;专项债务对应项目专项收入2000万元,同比净增支

1-3月份,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45030.3万元,同比减支27072.9万元,下降37.5%。其中: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2.5万元,同比净增支;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30315.5万元,增长43.9%;其他政府性基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13921.3万元,下降72.5%;彩票公益金安排的支出791万元,增长8.3倍

四、财政运行情况分析

(一)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迎来首季“开门红”,税收收入下降

1-3月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30759.8万元,完成全年收入预期10.2亿元的30.2%,超序时进度5.2个百分点,同比增收661.3万元,增长2.2%(增幅在全市各县区排第17位),顺利实现一季度“开门红”。分月看,1月份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良好开局,增长2.3%;2月份下降0.8%,增速放缓;3月份增速由负转正,增长5.1%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了平稳增长。一季度,我县全额税收收入累计完成30386.6万元,同比减收8354.9万元,下降21.6%,其中: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累计完成13639万元,同比减收2645.4万元,下降16.2%,比1-2月份降幅有所扩大。从税种表现来看,三大主体税种呈“一增二减”状态,小税种增减不一:增值税、企业所得税收入承压,一季度分别同比下降32%和11.4%;个人所得税受到企业春节前发放股东分红、员工年终奖等因素影响,同比增长1.1倍;小税种中同比增收最大的税种是耕地占用税,净增354.3万元,同比下降最大的是城市维护建设税,同比减收432.8万元,下降38.1%。

(二)精打细算抓节支,实兜牢“三保”底线

1-3月,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36589.9万元,同比减支1516.9万元,下降2.3%,增幅在全市各县区排第10位;政府性基金支出累计完成45030.3万元,同比减支27072.9万元,下降37.5%,增幅在全市各县区排第18位.。开年以来,我县注重开源节流,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,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,压缩一般性支出,优化财政资金配置,全面提升绩效,严控新增暂付性支出,适当压减非刚性支出和非重点项目支出,把有限的资金集中用于“三保”方面,一季度“三保”支出达7亿元,集中财力保障基层“三保”。在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的同时,坚持“能调则调,能减则减”,围绕重点领域和民生大事,精准发力、补上短板。一季度,民生类十三项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逐月上升,截至3月底,民生类支出累计达5.1亿元,占比达到80.1%,其中:教育支出达14110万元,同比增支645万元,增长4.8%,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22.2%,占比最高;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达9945.6万元,同比减支3434.2万元,下降25.7%;农林水支出达5595万元,同比减支6404.1万元,下降53.4%。

今年一季度,财政部门围绕中心、服务大局,以“开年就开跑,起步即冲刺”的精气神,着力抓好促增收、保节支、防风险等重点工作,确保财政工作开好头、起好步。下一步,财政部门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,加大财政统筹力度,增强财政保障能力,强化预算管理,提升国库库款管理效能,积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,有效发挥财政职能作用,以财政高质量发展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。   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