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余县紧紧围绕保障人民群众“吃的放心、住的安心”的目标,切实提高土壤、地下水环境管理水平,坚持有序推进、重点防控,着重从三个方面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。
紧盯重点企业,实施源头管控。今年我县更新的土壤重点监管企业6家,推动企业扎实履行土壤污染防治责任,督促企业开展土壤自行监测、土壤隐患排查与整治工作。今年我县土壤重点监管企业和在产高风险企业共16家全部有序开展土壤隐患排查,排查土壤隐患104个,并已全部完成整治。持续开展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及矿区历史遗留固废排查整治,开展消除土壤污染环境风险隐患行动。 完成大余县中心城区工业园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工作,推进大余县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,摸清重点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情况,为我县地下水环境管理提出针对性保护对策。
实施分类治理,确保农用地安全。聚焦受污染耕地面积较大、污染程度较重、农产品超标风险较高的地块,集中力量,加强投入,倒排工期、挂图作战。强化土壤及农产品协同监测,根据监测结果,选择调节土壤酸度、原位钝化、水肥调控、品种替代等安全利用技术。对严格管控区采取种植结构调整、退耕还林还草及休耕等措施进行管控。目前我县已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任务数13381亩,完成率100%,严格管控类任务数381亩,完成率100%,我县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向好。
强化技术支撑,严格用地准入。我县以江西省土壤污染防治专家库为技术支撑,对我县变更为“一住两公”的建设用地以及疑似污染地块开展技术指导与评审。根据工作进展,动态更新疑似污染地块清单,推进疑似污染地块调查评审工作。对未达到风险管控或修复要求的土地,要求一律不准进入用地程序。今年以来,共评审5个变更“一住两公”建设用地,有力保障了用地安全。